易教网-大连家教
当前城市:大连 [切换其它城市] 
dl.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磿閻㈢ǹ纾婚柟鎹愵嚙缁€澶屸偓骞垮劚椤︻垶寮伴妷锔剧闁瑰瓨鐟ラ悘顏堟煕鎼达紕鐒搁柟顔肩秺瀹曞爼顢旈崟顓燁嚄缂傚倷绀侀¨鈧柟鍑ゆ嫹 | 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磿閻㈢ǹ纾婚柟鎹愵嚙缁€澶屸偓骞垮劚椤︻垶寮伴妷锔剧闁瑰鍊戝璺哄嚑闁哄稁鍘介悡蹇撯攽閻愯尙浠㈤柛鏃€宀搁弻锟犲磼濡も偓娴滐拷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大连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大连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大连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提到改革开放,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词——“翻天覆地”。确实,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历史,看看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一、经济改革:从“大锅饭”到“家庭承包”

1978年,中国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此之前,中国的工作重心一直是阶级斗争,但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整天搞斗争。

接下来,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农村。1978年,中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包产到户”,把土地分给农民,让他们自己种地,自己负责收成。这个政策最早在安徽的小岗村试点,结果效果非常好,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

从此,“大锅饭”彻底成为历史,农民们开始真正为自己干活,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到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把企业搞活”,增强企业的活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股份制改革,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这样一来,企业的效率提高了,经济发展也更快了。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标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同年,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局限于计划经济,而是开始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中国也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对外开放:从“封闭”到“开放”

除了经济改革,中国还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1980年,中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特区就像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国家在这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结果,这些特区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是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

1984年,中国又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这些城市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带动了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1988年,海南省也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也加入了经济特区的行列,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中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中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

三、政治改革:从“人治”到“法治”

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在逐步完善。1982年,中国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中国的民主政治开始走向法制化,不再是“人治”,而是“法治”。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强调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团结合作,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1984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四、基层民主:从“官选”到“民选”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治改革,中国还大力推行基层民主。1998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意味着中国的基层民主从“官选”走向了“民选”,村民可以自己决定谁来管理自己的村庄。

这种直接民主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也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的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五、外交:从“孤立”到“多边”

在外交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随后邓小平访问美国,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从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从“孤立”走向了“多边”,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001年,中国主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一个以互利合作、互信安全为宗旨的多边合作组织。通过这个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六、文化教育:从“落后”到“先进”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方针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986年,中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法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教育水平,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这个战略,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大。

七、祖国统一:从“对峙”到“和解”

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要进展。1979年,中国停止了对金门的炮击,并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19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奠定了基础。

1984年,中国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明确了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1987年,台胞返乡运动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开始逐步缓和。

1992年,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即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共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取得了重大胜利。

八: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开放政策,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走向了繁荣富强。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外交等各个方面。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也大幅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九、个人观点:改革开放的启示

改革开放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首先,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让人民真正受益,改革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其次,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改革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推动自身的进步。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更多-

最新教员

  1. 王教员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梁教员 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
  3. 王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英语
  4. 盛教员 大连理工大学 设计学类
  5. 邵教员 大连艺术学院 音乐学
  6. 杨教员 大连民族学院 市场营销
  7. 张教员 大连艺术学院 文物保护与修复
  8. 张教员 大连民族学院 经济学
  9. 李教员 辽宁师范大学 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