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以后 父亲应成为家庭教育主角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8-08-15】近年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一系列亲子节目的热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其实这些节目就像一面放大镜,将越来越多的父子之间的关系模式,细微地显现出来。同时,它们也让众多的父母看清楚了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父爱缺席”状况越来越普遍。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与母亲的角色不同,父亲绝不仅仅代表的是挣钱,养家糊口。爸爸这个角色是妈妈所不能替代的。
父亲的介入,尤其是角色、功能、位置上的介入,这是唯一能够帮助孩子脱离妈妈,走向独立的关键因素
从怀孕开始到3岁左右,对孩子来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与母亲的二元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尤其是早期,妈妈就是世界,孩子对妈妈是绝对的依赖,同时也认为自己对妈妈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人。进入3岁之后,孩子进入俄狄浦斯的阶段(即恋父或恋母情结),也就是父亲的介入,孩子拥有了另外的一种不同的关系,即与父亲的关系,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三角关系,就是孩子、妈妈、爸爸三个人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父亲的介入,尤其是角色、功能、位置上的介入,这是唯一能够帮助孩子脱离妈妈,走向独立的关键因素。
有人研究,在孩子生长分三个阶段:一、把我抱紧点;二、把我放下来;三、别来打扰我。这三个阶段中,我们把“把我抱紧点”认为是母亲的阶段。“把我放下来”这个时候他要学走路,他要奔,这时候他最需要父亲了。父亲可以带他到草坪上,去骑车、去奔跑,而母亲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安全满足他要运动的需要。如果没有父亲,就是一个空档,孩子运动能力和与自然的接触能力将来就欠缺,而这个欠缺对他将来的交往和他的认识,对自然对社会都是有妨碍的。
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爸爸有着男性特有的性格特征,因而也具有妈妈所不具备的行为特点
儿童心理咨询专家胡慎之表示,这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1)男性喜欢冒险
由于男性比较爱冒险,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母亲往往会大声呵斥、严厉批评“下次不准这样做”,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往往会不以为然,有时甚至还觉得摔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就是摔摔打打中得到锻炼。
(2)男性爱运动
男性天性好动,坐不住。有个喜欢活动的爸爸,经常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比如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骑车,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坚强的意志力。
(3)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妈妈让孩子做手工,常常是折纸、穿珠子之类。或者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等,而爸爸喜欢动手制作或修理一些东西。与孩子在一起做手工的话,往往是一起修电器、修灯泡,这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4)探索精神比较强
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做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父亲却觉得很好玩,甚至鼓励孩子把玩具拆了再组装起来,这充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外,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
(5)男性倾向于自立
父亲由于粗枝大叶,往往不会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有时孩子摔倒,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小心一点走路啊,自己站起来吧。”孩子看看父亲的反应,往往不会哭,而是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就往前走。父亲则表扬孩子:“好样的,真勇敢!”这简单的一件事,就会让孩子充满了自信。
父亲在育儿心理上也与妈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男女之间的性格有所不同
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则具有阳刚之气,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然而,父亲的角色,绝不仅仅代表的是挣钱,养家糊口。他代表着规则、禁忌、权威、秩序等。如果说在跟妈妈的关系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温暖、理解、包容,那么,在跟爸爸的关系里,孩子体会到的将是规则、秩序、抗衡、否定。
这一点在孩子3岁之后显得格外的重要。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迈开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进入幼儿园,很快就变成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生活,个人的性格、品德、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来教育孩子了。
在《三字经》里曾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如果孩子教育得不好,从责任的角度,父亲是第一个被追究的。心理学家韦叫中认为,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具有哲理性。父亲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因而其应该是有一定的高度,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目标,一个坐标。
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家庭里妈妈变得强势,爸爸却显得唯唯诺诺,这种状态对子女有较深的负面影响
在家庭里如果妈妈变得强势,爸爸或者由于忙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在孩子遇到问题、难题的时候,爸爸也没有及时出现,成为一个淡出或缺席的爸爸。实际上,这样的状况对子女有较深的负面影响。因为没有爸爸陪伴的子女往往没有安全感,对角色认同有困惑——既无适当的男性角色模式可依循,也不容易了解女性如何艰辛地维系一个家。
这样的结果导致男孩长大不会当爸爸,不知感谢妻子的辛劳,怪罪妻子不似母亲能干。而女孩因为缺乏父爱,在人际交往上极易灰心沮丧,缺乏自信,自卑感重,不易信任男性。
SOHO的董事长潘石屹在一个公益广告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小时候,爸爸告诉我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最后,他成就了不折不挠,敢于面对的性格;我父亲一直告诉我要清白做人,不要随意赚人小便宜,也成就了我不贪图的性格内容。
一个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多么重要,或许,只有当我们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再去反观人生的过往,父亲的影像才会慢慢越来越清晰。
做爸爸,10个“不要”
不要让父爱失去理性
不要让孩子总围着你的“思想”转
不要总拿爸爸的权威限制孩子
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孩子
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
不要为孩子的错误“买单”
不要用“分数”衡量孩子
不要为孩子规划人生,让他自己去开拓
不要和叛逆的孩子硬碰硬,重在引导
不要助长孩子的虚荣心